到底如何算”会编程”?

文章 “我觉得潘石屹推广编程的姿势不对” 非常直白, 说出了大妈一直没敢说的事儿.

认真想想,为什么没敢说? 人家地产商大佬和咱没什么交集哪, 不小心得罪了, 也不至于专门怎么着咱哪?

其实, 这种自我审查的心态, 才是最难清除的.

所以, 今天说说以前不敢说的事儿:


公开的机密

和学校/职级考试完全不同的编程能力检验指标

一般能力级别, 都是复用工业生产体系的级别:

  • 工人
  • 技术员
  • 初级工程师
  • 中级工程师
  • 高级工程师

而具体岗位连名字都不变:

  • 一级钳工
  • 二级钳工
  • 八级钳工

根本看不出来谁牛, 可其实, 中国在最鼎盛时期, 全国也没超过4000名八级钳工; 八级已经是国家战略级人才了.

可编程和工业生产不能比, 人类的工业化生产少说也有500年历史了; 而计算机, 整个儿行业真正实用化发展, 还没到50年.

所以, 对于编程能力, 科技媒体专业人士都不清楚, 更别说普通人了.

一般都是以几个大厂职位级别来替代的, 可问题是每个大厂的职位体系都不相同, 具体岗位的能力要求也不在一个空间范畴; 硬要放在一起比, 很有点儿关公战秦琼的错落感.

这也导致各种网络课程, 一说起课程效果来, 也只能用拿到大厂 offer 作为能力检验指标.

训练营基于大妈私人体验, 以及近20年技术社区运营经验, 认为, 编程能力最简洁的划分, 就是两个级别:

  • 不会编程
  • 会编程

会编程之后, 各自进入不同细分领域, 根据不同企业/岗位/职能的要求, 高速向不同方向上发展, 只要能完成所有开发任务, 本质上都是合格的软件工程师, 编程能力不会有本质不同; 当然编程效率可以相差上百倍, 那就没什么指标体系能真正客观检验的了.


怎么算是会编程?

这个基本问题, 训练营是这么以为的:


能自信的
    将任何问题
        分解为
            当前自己
        能力范畴以内的
    子问题序列

作到以上这点, 就是会编程了.

什么意思呢? 好比我们小时候和泥巴玩; 什么叫会玩泥巴呢?

  • 能自信的, 仅仅用不同硬度的泥巴
  • 就能创造性的塑造任何自己想塑造的形象
  • 无论这形象是否标准, 嘦小朋友们认为象,
  • 就是会玩儿了.

毕竟, 编程活动是种创造性行为, 也是种手艺活儿, 通过使用编程语言和相关工具; 可以借助电脑, 帮助我们自己解决各种实际问题.

这种手艺, 就是编程.

如果不能自主用代码解决问题, 或是不知道如何解决真实问题, 又或是不知道代码和真实问题如何关联作用起来…

那就不叫会编程.

而这种实战编程能力, 只能通过编程来获得.

就象游泳, 不下水, 无法独立用自己的身体能力在水中自由移动, 那无论怎么评估, 都不能说会游泳吧.

更多